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审核评估·部院访谈录】郑保章: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落实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来源:审核评估办公室 宣传部 时间:2017-07-13 14:40

编者按:今年11月,我校将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进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把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列为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成立了由王寒松书记和郭东明校长任组长的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学校明确提出“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学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的要求,通过“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本科人才培养基础地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本科专业优质资源的建设、坚持本科人才培养政策导向”等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落地执行,实现“以评促强全力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的目标。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各校区、学部(学院)、各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面配合,积极做好各单位的评建工作。为此,审核评估办公室和审核评估专项工作宣传组联合策划了审核评估部院访谈录,通过部院领导的系列访谈,报导各单位审核评估自评自建的进程和动态,凝练各单位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分享各单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做法。


 


记者: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

郑保章

一、 人才培养定位

学部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使命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三大使命中,突出高水平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保持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以文理交叉为背景,打造特色鲜明、视野广阔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学部是全校最多学科的学部,所办学科涉及到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路,发挥跨学科优势,重点带动一般,多学科协调发展。

办学理念:文理渗透、中西融汇、学研一体、博专结合

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以“通识性”“应用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学部办学定位的确定是在充分学习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本科教学的定位、目标、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历经学部(学院)几届班子整体谋划和多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凝练,在充分考察国内外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党中央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战略部署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的调研和研究论证之后形成的。

二、 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 质量标准建设及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符合文理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大连理工大学是一个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管理方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都是按照理工专业来设置的,在一些方面并不符合文科的特点。学部通过专题研讨、大规模调研和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统一全学部师生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效教学标准的认识。探索建立学生评教、教学督导评价和系主任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学部通过学部大会、教学研讨会和系务会议等多种形式,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设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课堂质量评价表》,每学期收集和统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由系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商讨改进措施,保证了教学秩序良性运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学校的统一要求,学部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手段、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的选择、写作流程、格式规范及论文答辩等方面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制订了严格的规范。学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开课计划、课表管理、计划调整、课程变动都必须履行审批程序;严格考试管理,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通报;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成绩管理制度、毕业资格审定制度等。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学院将质量管理作为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分析、调整和改进。

(二) 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保证教学质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是前提。学部为了强化教学管理,十分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之上,针对学部专业学习特点,制定学部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

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按照学部党政联席会议的指示和要求开展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修订、教学成果评奖,优秀教师评选等工作,都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开展。

2. 教学督导制度

学部在学校教学督导组统一安排下,学院要求各系主任、副主任随机对开课教师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通过听课、巡视考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部开展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工作。

3. 学生评教制度

学部从2015年起,使用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开发的《学生评教量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取得显著效果。按照该制度,学部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对该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评估打分,除了客观性题目,还设立的开放式题目,听取学生对教学和课程的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老师。实行该制度对增加师生互动,保证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教学管理人员坐班制度、教学资料、文档管理制度。

记者:人文学部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是如何体现的?效果如何?

郑保章:

一、 学部领导积极倡导、探索和推动本科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

生源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前提。为了确保优秀的生源,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重应用”的培养目标,学部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2007年率先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本科生招生改革,学部4个专业按照新闻传播类、公共管理类实行大类招生(哲学专业继续按专业招生)。新生入学后第一年实行通识教育,效果明显。

二、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学部要求教授、副教授必须要把给本科生授课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部每学期将课表发放到各系、所,由教师签字确认下学期授课安排,最后汇总到学部,统一由教学副部长审核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情况。学生、同行、督导专家、学部领导根据上课任务随时核实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出现与课表不符的情况及时处理。从制度层面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定为基本工作职责,强调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责无旁贷的责任。 同时,学部要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不能仅关注形式,还要关注上课的质量,坚决杜绝教授挂名、讲师代课的现象。

学部多年来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本科办学质量,在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部生源质量明显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2015年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工作中排名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入选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

记者:学部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 是否适应并满足一流本科教学的需要?

郑保章:

一、 整体状况

一是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全体教师在承担本学部各类课程之外,还为学校开设了大量的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平均每学期开课在150-160门左右。

二是中年教师数量偏少。学部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承担本科教学或科技创新活动,从根本上保证了本科生教学的培养质量。但是,随着60岁左右的老教师逐渐退休,中年教师的数量、层次问题开始显现。

三是教师队伍学缘结构需要改善。学部专任教师博士化水平已达80%以上,参加过海外进修的教师比例也逐年提升,但学部目前拥有海外学位和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例仍偏低。

四是教辅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不足。

二、 整改措施

(一)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学部通过制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倡导以“感情凝聚人”“事业成就人”“待遇留住人”“环境感染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着力营造人才聚集、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现有师资队伍水平。通过支持“小微团队”建设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资源和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提供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他们承担副系主任、系主任和部长助理等职务,让他们“担担子”“挑大梁”,锻炼管理能力,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方搜罗人才。改变人才工作是学校人事部门、学部领导班子工作任务的错误认识,调动学部全体教师,积极发现、寻找人才,把学部牵头抓总与系、所单位重视有效衔接起来,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引进工作上的合力。

(二) 完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学部今后将大力重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关心教师、服务教师,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学部今后将逐步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参加教学会议和国内国外进修。学部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供定制化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建立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做好记录。改变当前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薪酬分配、教改立项、教学评奖等方面偏重科研和成果数量的价值取向,转向教学与科研并重、质与量并重,使钻研教学、关爱学生,在教学一线取得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受到重视、得到实惠。

(三)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听课、家长反馈、社会反映等途径,及时掌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情况,促进教师逐步形成师德师风的自觉行为。二是建立师德师风引领机制。通过教书育人、师德标兵评比等活动,塑造新时期高校教师形象。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三是建立师德师风奖惩机制。对师德建设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大力弘扬与表彰,对那些不尽义务、不负责任、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和引导,经劝诫仍不改正的严重失德、影响恶劣者,根据教育部、学校有关规定,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